癌症連續36年霸佔十大死因中的第一名,根據衛福部今年6月公布的統計,台灣2018年死於癌症的人數為4萬8,784人,占所有死亡人數的28.2%。面臨重病死亡的威脅,許多人如鯁在喉,一想到就禁不住胸悶難受。
人人都是癌症的候選人,更能體會癌症病患的憂慮不安,今日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就透過《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》調查,找出癌症病患最擔憂的事情有哪些,進而了解社會能夠透過怎樣的作為,來幫助癌友們度過難關。
image source:pxhere
第十名:外貌變得憔悴不堪
生病使人憔悴,而癌症治療的副作用也容易對外表產生影響,讓許多注重儀態的人大受打擊,畢竟沒有人想要自己看起來總是有氣無力、病懨懨的;不過抗癌與美麗兩者並不衝突,就算受到副作用的影響,病友們還是可以透過淡妝、服飾來打扮,找到自己最舒適的方法,不只增加信心,也能更樂觀面對療程。

image source:pxhere
第九名:人生的夢想未完成
許多病友在得知自己罹癌的那一刻,都擔心自己來日不多,想到還有許多人生夢想未完成的時候總令人傷心欲絕,但別忘了,面對治療的關鍵是要有堅強的心靈,只要有正向的觀念、配合治療與增強體力,還是可以擁有和現在一樣能把握的時光。

image source:pxhere
第八名:治療後副作用很大
治療癌症難免會令病患感到噁心、

image source:pxhere
第七名:處方、偏方訊息轟炸
不管是病友還是其親屬,上網搜尋相關資料是在所難免的,但最需注意的是,要避免自己成為來路不明偏方或詐騙集團的肥羊;除了自己要提高警覺外,若身邊有癌症親友,或許你是出自於好意轉傳治療訊息,但在傳送之前也要注意訊息來源,建議可與醫師討論或是向專業的癌症病友團體諮詢。

image source:pxhere
第六名:療程有沒有效果
沒有人希望自己花了錢、吃了藥卻沒有獲得效果,如果就醫後卻發現自己的病症沒有改善,那對癌症病友們更是二度打擊。不過藥品的使用因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藥品反應的時間長短需求也會因人而異,在用藥過程中可持續與醫師討論療程中病況的變化,不要輕易中止治療,癌症治療的技術日新月異,許多病狀若獲得適當的治療,持續觀察、治療並找到與疾病共處的方法,對生活的影響相信也會越來越小。

image source:pxhe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