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推動性別平權已經有近十年的歷史,然而,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與父權體制,在職場、在生活、在家庭卻還是成了許多女生心中永遠的痛。
許多男生不解,在這個時代,當女生既沒有以前卑微的地位,還總是從小老師、爸媽都比較疼女生,一篇批踢踢文章「為何這麼多女生都想當男生」引起了熱議。今日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《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》來看看,關於性別,女孩們有話要說!
image souce:beautimode
No.10永遠打不破的玻璃天花板
在日本,幾乎不可能讓女生擔任重要的管理職,因為大家理所當然的認為「女孩子年紀到了就會結婚去當家庭主婦,為什麼要提拔她」,這種思維下,女孩子就算努力想得到認可也徒勞無功。
然而,在台灣,也有許多高層擔心女生結婚生子就離開職場,不敢重用女性,11年到15年的調查中就顯示,台灣女性擔任管理職、高薪的比例,甚至不到五分之一。

image source:arti
No.9 嫁人就換了一個家,婆媳問題
俗話說「男生結婚是家裡多了一個人,但女生結婚是換了一個家」,在「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」的思維下,有些娘家爸媽不但房子財產不願意留給女兒,甚至有網友難過的表示「娘家爸媽連我的房間都要清空,難道家裡是沒我這個女兒了嗎」。更別提婚姻間永遠難解的婆媳問題:「我把婆婆當家人,她把我當女傭,下班回家兒子秀秀媳婦還不快去做飯。」

image source:parenting
No.9 父母親戚重男輕女
重男輕女,這個恐怖的惡習,很多人會以為他已經像是燒女巫般的過去了,但實際上,它還無所不在的侵蝕著台灣社會。許多網友紛紛氣憤難平的表示「從小爸媽總是更願意投注資源給哥哥弟弟,他們學費都是爸媽出,我卻總是要背學貸」,學生時代女生要自己背學貸,長大結婚了,卻還是總要為了家族要求的「傳宗接代」煩惱。也許你很難相信,但當某女星生了女兒時,總會被問「要不要再拚個兒子?」卻沒有人問「要不要拚女兒」,大家就可見一斑了。

image source:manhua365
No.7 理所當然被叫去做家事
看到朋友家事做得好,或是燒得一手好菜時,我們總是會笑稱「這麼賢慧,可以嫁了啦」。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,很多女孩是在爸媽從小「不學會做家事、燒菜,以後誰要娶你」的觀念中,「哥哥弟弟坐沙發,我做家事」的悲傷中長大的。
更甚者,長大後,丈夫只要一做家事、幫忙帶娃,總是會被所有人連聲稱讚「新好男人」「愛妻俱樂部」,但妻子付出的家事勞動,卻總是被視為「理所當然」。

image source:card
No.6 容易被性騷擾
近年來,隨著國際社會瘋傳的「 #Me Too」以及「房思琪事件」,再次讓這個不平等的性別結構被拿出來討論。
就算不談性侵案這種極端案例,在台灣,根據勞動部的調查,也有將近百分之五十四的女性遭受職場性騷擾,而同事或上司往往覺得「只是開玩笑」。在性侵案發生之後,女性往往還要成為被指責的對象「穿這麼曝露不就是等著給人上」、「是不是價錢沒談攏」等尖銳的批評,讓人難以接受。

image source:gender-studi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