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來了!每逢端午各家各戶除了掛艾草驅邪、欣賞划龍舟大賽以外,最精彩的重頭戲就是粽子啦!粽子的歷史悠久,相傳中國戰國時代楚國三閭大夫及愛國詩人屈原投羅江自盡後,百姓為了防止江底的魚破壞屈原的遺體,遂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,讓魚吃米飯而不去咬屈原的遺體,延伸至今已成為每年大家不能忘記的美食。
而台灣身為美食王國,無時無刻都有粽子的身影環繞在我們身邊,今天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《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》告訴你南北粽大戰的結果,還有不同粽子的特色,趕緊打開你的筆記本鎖定它們!
所有的粽子之中,聲量最高的粽子毫不意外的是南部粽與北部粽!每到端午時期,網友就會開始大戰「到底南部粽好吃還是北部粽好吃」、「南部粽到底是不是人吃的食物」、「北部粽的油飯藝術我不懂」,而且往往可以挑動「民族情緒」,開始進入南北大戰!
不過除了南北粽,還有很多種粽子分別有不同的美味!趁著這次端午,快去找幾顆來吃吃滿足好奇心與饞人的食欲呀~
廣東粽
身為中國南方代表的廣東粽外型別緻、正面方形,後面隆起一只尖角,狀如錐子。
而口味除了鮮肉粽、豆沙粽之外,還有用鹹蛋黃作為主角的蛋黃粽,以及雞肉丁、鴨肉丁、叉燒肉、冬菇、綠豆仁和臘肉等調配為餡的什錦粽,可以說看起來美觀養眼、吃起來清香撲鼻!

image source:翻攝自永真堂
粄粽
「粄粽」有人稱其為「粿粽」,全名為客家粄粽,一顆顆晶瑩的粄粽包著充滿客家風味的餡料,模樣精緻。
與一般人熟悉的南、北粽不同,粄粽是將米泡軟後拿去磨漿,製成米糰後加入粿粹再揉成粄皮,包入客家味的菜脯米、蝦米、香菇、豬絞肉後放入粽葉。蒸熟起鍋後光澤亮麗、口感彈牙,令人光看就忍不住想咬上一口。不少人腸胃不好不敢吃糯米,可以試試風味絕佳的粄粽,相信不會讓你失望!

image source:翻攝自flickr
菜粽
菜粽雖然有個「菜」字,可千萬別以為裡面是包新鮮的蔬菜水果喔,代誌不是你想得那麼簡單!
和一般包著美味肥肉、鮮香蛋黃的粽子不同,菜粽以純粹的花生、糯米組成,包進翠綠粽葉下鍋煮熟,剝開粽葉後淋上醬油膏、香菜或花生粉,一入口就能品嘗到純粹的粽葉清香,搭配上熱騰騰的味噌湯,清爽的口感絕對會讓你驚呼:實在太美味啦!

image source:翻攝自flickr
湖州粽
湖州粽是中國浙江省流傳的經典小吃,外觀看起來是長條型,好似古人每晚睡眠使用的方枕,因此又被稱為枕頭粽。最傳統的湖州粽口味非常單純,餡料使用醃漬過的大塊豬肉,選用黏性高的圓糯米包裹,吃的是下水煮熟後軟糯的口感,後來口味包羅萬象,鹹的可以加鹹蛋黃、臘味、火腿、梅干;甜的包清甜豆沙及酸甜棗泥,各有不同擁護者。
迫不及待剝開粽心,半肥瘦的梅花肉在眼前四散而開,米香和肉味襲上鼻腔,真是令人陶醉!

image source:翻攝自愛爾達YouTube頻道
鹼粽
台語俗稱「梗粽」的鹼粽,是在糯米中加入鹼液蒸熟而成,也可稱其為「灰水粽」。古時候的鹼粽添加硼砂以獲致粘糊效果,並避免粘住粽葉。但因硼砂對人體有害,所以現今多以鹼粽油(或稱鹼粽水)、鹼粽粉或三偏磷酸鈉取代。鹼粽也可以包紅豆沙不加糖直接吃。
還記得小時候在夏日午後將鹼粽冰鎮,迫不及待掀開粽葉,一抹金黃映入眼簾,淋上蜂蜜或糖漿張口咬下。哇!兼具滑、軟、粘的特色,絕對是童年最美好的回憶之一。

image source:翻攝自flickr
中部粽
橫空出世的「中部粽」你一定不陌生!有別於先將米飯煮熟的北部粽、純生糯米下去煮熟的南部粽,網友戲稱中部粽包的是「鋼筋、水泥」,原來是俗稱「肉粽角」的消波塊!網路傳聞中部某些黑道老大在「處理」時,會「請你吃中部粽」配「慶記」,再送你去住「海景第一排」,令人莞爾。
回歸正題,其實有人指出中部粽像是古早味的粽子,內餡如紅蔥頭、菜脯是濃濃的客家風格,糯米的軟硬綜合南北兩粽、鹹蛋隨人加。更重要是別忘記包粽時的心意與最重要的原料:「濃濃的人情味」呀!

image source:翻攝自flick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