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,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,同時尊重使用者穩私,特此提出聲明。

了解隱私權聲明。

dailyview-logo
search
每日最新調查 網路爆紅新聞 房產溫度計

跟不上最新話題﹑聽不懂網路流行語?

一鍵就訂閱,話題不漏接!
訂閱 Line Notify
臣亮言背影很像綠豆糕!那些年我們背過的課文!

臣亮言背影很像綠豆糕!那些年我們背過的課文!

臣亮言、慶曆四年春、綠豆糕,這些詞句你都還有印象嗎?快來看看那些年我們都背過的課文!

臣亮言...(下略千餘字)

還記得那個久遠的中學歲月,翻開國文課本的原因除了畫圖塗鴉,大概就是要背誦各式各樣的課文了!從基本的唐詩、古文,到近代文豪大家的作品,就連一個將軍寫給兒子的文章也要背!在痛苦之餘,現在回頭看看,其實也是自有其中樂趣在。

今天的DailyView網路溫度計蒐集了網友們討論這些學生時期最常接觸到的課文,整理出了大家最難忘、最常提及的前十名,快跟著文章一起來回憶一下吧!

課文

No.10 《五柳先生傳》

本文選自《陶淵明集》,作者自然就是腰桿子最硬、「不為五斗米折腰」的晉代文學家陶淵明,而《五柳先生傳》完全就是陶淵明以第三人的角度描述自己的個性、喜好,不過雖然《五柳先生傳》文中寫得瀟灑脫俗「性嗜酒,家貧,不能常得。親舊知其如此,或置酒而招之。造飲輒盡,期在必醉,既醉而退,曾不吝情去留」但翻成白話,就是「貧窮又嗜酒,親戚請他喝酒,他一定會喝光喝醉,然後拍拍屁股走人」在現實生活中似乎滿令人困擾的。

image source:artron

No.9 《兒時記趣》

作者沈復字三白,是清朝的文學家、名士,《兒時記趣》是取自他描述自己的自傳式小說《浮生六記》中,也是每個老師強調再強調一定要背起來的課文之一,不過由於《兒時記趣》年代接近現代,儘管是文言文但並不難懂,而且文中描述童年相當生動,尤其「夏蚊成雷」、「忽有龐然大物,拔山倒樹而來,蓋一癩蝦蟆也」令人印象深刻,背誦起來也比其他文言文的課文輕鬆一些。

image source:haishen

No.8 《陋室銘》

「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;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」這句名言便是出自《陋室銘》,即使長大後不少課文都忘光了,但這句大概大多數人都還記得,作者劉禹錫是唐朝名詩人,跟大名鼎鼎的詩仙白居易是知交,合稱「劉白」。但他因為參與革新運動失敗被貶官,一貶14年,就在他被貶到和州(現今安徽省境內)時,為了抒發自己的心情寫出了曠世巨作《陋室銘》,若是當時劉禹錫官宦之途一路順利,恐怕就寫不出如此的文章了。

image source:youtube

No.7 《桃花源記》

才揮別《五柳先生傳》,第7名又再度碰上陶淵明的大作《桃花源記》。陶淵明在世時因為朝綱不振、戰亂頻傳,文人的出路又被貴族所壟斷,陶淵明為了反映當時對世道的不滿、以及抒發自己對社會和諧的嚮往,才寫出了描述心中烏托邦的《桃花源記》,不過,這也造成後世對於是否真的有「桃花源」這個地方爭執不休,關於桃花源所在地也是眾說紛紜,可能真的得等到下一個像陶淵明這樣的有緣人才能證實了。

image source:blog

No.6 《雅量》

「棋盤、稿紙、綠豆糕」是許多PTT使用者萬年不老的哏,每次只要有鄉民對一件事有不同的觀點,推文八成會出現關鍵字「綠豆糕」,而許多人求學時,只要上課上到《雅量》,班上最貪吃的同學,幾乎都會被逼著客串文中「大食客」同學的角色。《雅量》的作者宋晶宜出生於台北,是近代的文學家,更曾任聯合報、民生報的記者,近年為心靈勵志作家,並主持電台節目。

image source:food123

標籤:

本則時事分析,你覺得?

媒體引用報導

← 左右滑動看更多 →

social_fb social_line social_tele social_msg goTop
x

訂閱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電子報